一孔三见明察秋毫指的是沈复。
沈复(1763年12月26日—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一士族文人之家。未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后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
一孔三见,明察秋毫”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一句诗。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明察秋毫: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也指视力很好。
意思是指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中文名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拼音
míngcháqiū háobùjiànyú xīn
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
含贬义
词语发音出处用法其它使用TA说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