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拟声词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16 6 0

口字旁的当怎么没有了,记忆中是有的呀?

上中学时,语文课大家不可避免学过纠正错别字和发音,这个大家都还有印象吧。这两天有个话题又被翻出来了,结果网友都被整懵了——口字旁的“当”字原来不存在,但是记忆中这个词确实有。

这是怎么回事?随便打开一个输入法试试就知道了。刚刚为了验证,试了下QQ输入法,DANG这个拼音下有当这个字,还有繁体字“噹”,唯独没有大家记忆中的那个口字旁的“当”。

怕输入法的字库出错,随手又在网上找了一些教材软件中的介绍,大家公认存在口字旁的“当”的组合就是叮当或者叮叮当当,结果简体及繁体中都是上面的结果,没有那个口字旁的“当”

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拟声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围绕口字旁的“当”争议不是一天两天了,豆瓣、知乎等社区前几年就讨论过,一方面可以确认在正规出版物或者输入法字库中,DingDang打出来的基本都是叮当或者叮叮当当,没有那个口字旁的“当”。

知乎网友SatanBAI翻出了一本1989年的《现代汉语字典》,里面介绍的叮当是现在的用法,没有那个口字旁的“当”,这说明在官方文字中确实是叮当。

那为何几乎所有网友都认为有这个口字旁的“当”字呢?难道真的是集体记忆偏差?似乎也不是这样,因为这个字也真的存在过,不少网友也翻出了证据。

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拟声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多年前的动画片《叮当猫》及儿歌《铃儿响叮当》中确实可以找到这个口字旁的“当”,用输入法的造字功能也确实可以打出这个字。

对于这个现象,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是遭遇了曼德拉效应,也就是集体记忆偏差。

不过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其实没那么复杂,那就是当这个字简体、繁体就是上面说的两种,这都是规范存在的,而口字旁的“当”大家也确实见过,因为主要来源于动画片和儿歌,而这两个传播实际上是当年港台翻译过来不规范导致的。

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叮叮当当的当有口字旁吗拟声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换句话说,口字旁的“当”当年大家看到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错的,但因为先入为主了,以为真的有这个规范,现在被输入法和字典的标准教育了,才有了强烈的反差。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台,(口当)这个从来就不存在规范字中。我们记忆中觉得有这个字,是因为那只没有脖子的猫。

1935年,民国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颁布了国民***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字。其中噹被简化为(口当)。这是(口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为规范字出现。后来因为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反对,简化方案在1937年暂时搁置,但是此后一直再未实行。

大陆方面,“噹”从一开始就被简化成“当”。而且一直没有变动。我手上有一本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59年编写出版的《四批推行的简化汉字表》,里面收录的是1956年2月1日及6月1日、1958年5月15日、1959年7月15日推行的前四批简化汉字。在1956年2月1日推行的第一批简化汉字中,“噹”和“當”被一起简化成一个字“当”。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对于这个字没有任何修改。

1986年由国家语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依旧没有对“噹”做出任何修改。

你不说我都没发现,确实没有了。汉字库每年都更新的。一些不常用的会被取消,而一些口语化的字会出现。比如“囧”

还有一些字,字体会发生变化。比如:“具”“直”等由 两横 变成了 三横

总而言之,字库,词库都会更新。新的诞生,旧的淘汰。符合万物发展规律。

口加丁是什么组词?

是叮字。组词:叮嘱,叮咛,叮咬,叮当,叮问,叮咚,叮客,叮泠,叮铃,咭叮,叮叮猫,叮当响,叮当叮,千叮万嘱、叮叮当当,叮呤咣啷,叮咚叮咚,再三叮嘱…… 叮 读音:[dīng] 部首:口 释义: 1.蚊子等 用针形口器吸食。

2.进一步(问、告诉)。例:~问|临走,她又~了我一句,你明天可来啊! 3.再三(嘱 咐)。例:~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