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中文名:言不由衷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结构:主谓式成语成语资料【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同韵词】砥节奉公、一代谈宗、桂殿兰宫、反败为功、一通百通、桀骜不恭、巧夺天工、不德而功、浮迹浪踪、杼柚之空……【年代】古代【谜语】表白成语典故
言不由衷(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1]
“言不由衷”指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形容说的不是真心话,心口不一。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1]
中文名
言不由衷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近义词
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反义词
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不要是否定的意思;言不由衷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愿详录。
【近义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甜言蜜语、有口无心、心口不一、叶公好龙、言行不一、两面三刀、口口声声、言不由中
扩展资料:
近义词: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反义词: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