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春春自负,只在梨花风雨处。大家好,我是照心。
看到这么多文人雅士谈诗论词,禁不住想起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那一日,东坡来到酒楼与好友小酌,并请来歌女唱歌。在那时候边吃边听歌,是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苏大学士听着听着,发现不对劲呀,怎么都是唱的柳永的词啊。便问歌女,怎么不唱东坡的?这个歌女的情商高会说话:“七郎的词需***女郎持红牙象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大学士的词需关中大汉执铁板铜锣唱’大江东去’。”东坡听了哈哈大笑。言外之意夸东坡先生的词豪放,歌女们唱不了。
从这个故事引出,我们还是能发现好多信息的。
柳永的词很受欢迎,有点艳。他描写的都是男欢女爱、离别相思及当时下层社会的市井风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轼呢,他的诗词大气磅礴,大多展现的都是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脉搏与精神面貌。豪放中不失旷达的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不知是谁,把柳永称作“婉约派",苏轼称为“豪放派”。就这样李清照加入了柳永阵营,辛弃疾加入了苏轼阵营。
李清照虽然也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但她毕竟有一颗女儿心,与柳永还是有点区别的。李清照的人生与当时社会有关,1127年北宋灭亡以前,她拥有幸福的小康生活和美满的婚姻。这个时候的诗词内容大多洋溢着青春活力。“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清新俊秀”是她的特点。南渡之后来到杭州,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这个时期描写的多是丧乱的凄惨心境,将故国之思,失夫之痛的愁思愁绪融入诗词中,格调凄婉悲怆。但有时还是挺有"丈夫气慨”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生活在南宋争战时代,不用说,他的诗词有金戈铁马、挑灯看剑之豪气。他“以文为词“,什么散文、骈体文的语言直接引入诗词中。他善于应用多种抒情手法,表达坚定的抗金决心,炽热的爱国情怀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照心把他们逐个想了一遍,要说最喜欢哪一个?还真不好说。如果非要挑选一个的话,那就选辛弃疾。理由吗,他创作的诗词手法多样,有英雄气。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聪明的文友,这个理由怎样?
苏东坡虽高唱大江东去,美其名曰开一代豪放词风,但我认为那纯属文人的无病***。苏东坡是典型的婉约词人,在他的词集里压根就找不到几首豪放词,即便偶有击节长歌的豪放词,也多是恃才放旷的意淫之作。
真正的豪放词帝当属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宋代词坛里的古惑仔。与爱喝花酒爱娶小老婆的苏东坡相比,辛弃疾带过兵打过仗,是真正枪林弹雨中闯荡过来的。因此,同是豪放词人,读苏辛二人的词,味觉很不一样,一个是故作姿态的阳刚,一个是则从里到外的生猛。王静安评说“稼轩词豪,东坡词旷”,确实如此,豪自不必分说,旷虽宏阔,终流于虚浮。
读唐代高岑二位的边塞诗,中有森然列戟万马奔腾的战场氛围,但亦有略失于物我两别的遗憾。唯有稼轩,字里行间皆露性情。
论及宋人填词技术,***梦窗可执牛耳。苏东坡以文人情怀为著,辛稼轩以血气风华为胜,后者更真实坦率一些。因此苏辛二人如取其一,我选辛弃疾。
闲谈。图片自网络。
我本人更喜欢苏轼。宋朝的词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优秀的诗***才辈出。宋朝诗人辛弃疾,苏轼,柳永,李清照都是流芳千古的著名诗人,他们彼此在不同的词派造诣非凡,所创造出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诗词歌赋。他们的诗词歌赋无不流露着情真意切的感情。我更喜欢苏轼的写作文笔和特点。
刘安世: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祜则虽与老先生(指刘安世所师从的司马光)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也。(马永卿辑《元城语录》)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文章——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融。
书法——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人间词话》)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创下为无数仁人志士所称赞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终将流芳千古,他所流露出的豁达开朗,豪放自如的精神也将激励着无数人,丰富着后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