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是讲一个郑国人去买鞋,不按脚的尺寸而按他事先做好的量尺,最后没有买到鞋
后一个讲伯乐的儿子根据相马经上的描写去买好马,却买回一个蛤蟆
两个意思都是形容死按教条办事,拘泥不变通
但是按图索骥现在多用作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一是郑人买履。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二是按图索骥。孙阳的儿子寻找千里马时,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按图索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说明人们寻找事物、探索未知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事物发展也是在因果链条之上变化的,可按照“因”去发现和洞见“果”,这是人们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其二是比喻做事拘泥于教条。这从另一个面说明人们在寻找与探索未知时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线索”“已知”,思维难以超越和突破,就会陷入线性逻辑和教条主义模式,这也是人们易犯的错误。如元朝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这就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事物的存在具有复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认识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要懂得知识的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法办事,应放宽视野并在立体和动态中寻找和探索事物,避免僵化和教条主义。
照猫画虎按图索骥是指在学习或工作中,模仿已有的实例或经验,寻找并学习优秀的方法和技巧。
就像画画一样,如果想画一只虎,可以先照着一只猫的样子画,再根据虎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样,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士,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功之路,然后加以改进和创新。
按图索骥则是指在学习中,按照指导图或者规范进行学习,追求精益求精。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照猫画虎。解释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按图索骥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