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9-19 3 0

北宋党争对苏轼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苏轼一生,历经北宋仁、神、英、哲、徽五朝。期间,党争政争不断,朝中人事频繁变动。苏轼做为被牵连者和受害者,一生仕途坎坷,九次被贬谪流放。他多半生在颠沛流离、疲于奔命中度过。正向他自己自嘲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长期在贫病交加中挣扎的人。却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取得了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就,走向了人生的辉煌。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和光荣。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恐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天分。不可否认,苏东坡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天分。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没有这样的天分,你即使再努力,再刻苦,也不一定能取得如此高的巨大的成就。

二是,他罕见的豁达、洒脱和浩然正气。正是这一精神,才使他在艰苦的困境中,不仅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还把这种旷达豪放之情,化入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进而,形成了他旷达、豪放的词风,在词坛开宗立派,成一代领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如东施之效捧心也。”

三是,他一生的坎坷遭遇。“国家不幸诗家幸”。苏东坡一生不幸,其根源就是北宋的党争。党争,使他从35岁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被贬谪流放,一直到他死。从这个层面讲,正是党争造成的他的人生不幸, 才玉成成了他诗家的大幸。你看,他的那些千古名篇,都是在贬谪流放之地写成的: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青州,他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在密州,他写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徐州,他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黄州,他写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党的发生的背景是宋神宗时国家积弱,国库空虚,宋神宗用王安石为相,实行改革,但是王安石的青苗法、保甲法等,立意虽好,执行不当,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因此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反对,要废新法,两派相争。很多人说苏轼是旧党一派的,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苏轼并不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反对的是王安石变法变得太急,太快,急功近利,他既不支持新党也不支持旧党,所以他的位置就很尴尬。后来也成了党争的牺牲品,被贬流放。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苏轼的一生遭贬谪是他的大不幸,却是文化人的大幸。试想如果他只是在朝做一个庸俗的官吏,没有了那样的贬谪经历,如何会写出传颂千古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名句。苏轼自己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所以说北宋党争从侧面上成就了苏轼文学上的巅峰。


北宋新旧党争直接引发了乌台诗案,导致苏轼入狱被贬黜,犹如江北之雁,迫而南飞。

官场失意,加上心中不平,屡遭变故,又加深人生体会。视野遂开,心胸遂大。

受了打击而不颓废,相反,还找到人生乐趣,这无疑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起了作用。坐禅论道,苏轼乐哉悠哉。这才有了多少好诗好词。

书本上,历史上,苏轼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几乎大部分都在“乌台诗案”发生后创作的。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苏轼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对王安石变法其实还是反对远大于支持的,这个在《宋史·王安石传》及《宋史·苏轼传》中都可以找到证据的,因为一方面怕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后期在执行中就慢慢变了样。

但是,苏轼确实是一个好的公务员,关于百姓,他一刻也不曾忘过,不管是在京城,在杭州,在黄州,仍是最终被贬海南,不管他有权力仍是没权力,他都极力为百姓干事,造福一方。他自称是“站立望田野,悲歌为黎民”。 关于世上的人,他信任他们都是好人,他以一颗好心看待国际,哪怕是政治上与他不好的人,私下里仍可成为朋友。

北宋党争和他的“真”性情导致了他屡遭贬低斥责的悲剧。但正是这份遭遇,使他心中无所挂念,胸怀坦荡,虽累遭冲击而达观情怀不变,故在诗词造诣上奔放畅达。借王水照先生一句话来说说“保持一己真率的特性,寻求无饰的天然品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中心。

可以说,北宋党争“乌台诗案”是苏轼生命中的一个茧,在经历过以后,苏轼才真正成为我们眼中的苏轼,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