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得80前以上的老年人才知道啊,因为春晚自83年开始,我想大概得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头条用户年龄还没有春晚大。
曾几何时,春晚可谓全民过年的精神大餐,在形式单一的过去,没有任何***活动能够动摇春晚地位,除夕八点到,全家老小围坐电视前,一边包水饺一边看春晚已经成为除夕的压轴大戏。
我倒想说说近些年不看春晚怎么过,网络媒体愈发达春晚市场越小,特别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春晚连鸡肋都算不上,他们过除夕的花样繁多,不久的将来,春晚或许会落幕!
谢邀。没有春晚的那些年,也就是没有电视机的年代,那个时候过年,感觉特别有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大人们开始杀猪宰羊,打扫房子,洗洗刷刷,里里外外忙活。家里院里,该归拢的归拢一下,该处理的都处理掉,总之要让家里到处都看着清清爽爽的,也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吧。
赶年集。腊月里的最后两三个年集,集市上人特别多,买的卖的讨价还价,话语里都带着过年的意味,所有的年货都要靠在这个时候置办齐备。大人们逛的是蔬菜生鲜、衣帽布匹、牛羊骡马市场,小孩子这喜欢在卖鞭炮的地方流连忘返。
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贴春联、蒸馒头、蒸花糕,包包子,炸果子炸丸子,厨房里到处摆满了好吃的。父母们忙得昏天黑地,但脸上都笑意盈盈的。小孩子无事可忙,就是玩。偶尔做了错事,也不会被苛责,在这个时候父母们的心情似乎特好,一般嗔怪两句就会被原谅。
除夕的下午和晚上,一切也都忙活完毕了,只剩下包饺子了。大人们要把除夕晚上和第二年早上的饺子包出来,他们一边包饺子一边闲侃家长里短。小孩子则放鞭炮,做游戏疯玩。有时会追逐到村外的田野里,回头看看沉浸在过年喜庆里的村庄,听着疏疏落落的鞭炮声不断传来,那感觉跟平时大不一样。
大年初一,从凌晨三四点就会有人起床了,开始煮饺子,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证明着每家每户都已经起来了,开始做着同一件事。等吃完饺子,就是挨家挨户的往长辈们家里磕头拜年。那是真的磕头啊,凡事年长的,辈分高的人家里,晚辈们是一拨一拨地都要去的。有时候恰逢二三十人赶在一起,大家都欢声笑语不断,高声打着招呼,道着拜年嗑,笑闹不住。一齐走进某家人的院子,院里都站不下,前面的人拜年磕头,后面的人还没走进院里,就在后面吆喝一句:大伯大娘过年好,给您磕头啦!就嘻嘻哈哈地笑着出来了,赶往下一家。
那些年村里刚刚通上电,没有电视机,不过春节过的也非常有味道。从年三十早上开始,要把家里家外的地面打扫一遍,因为吃过午饭以后,直到初二下午三时送年以前,就再也不能扫地了,害怕财运被扫走。然后贴对联,贴喜字,忙的不以乐乎。吃过晚饭以后,家族里辈份比较大的老人,再整几个小菜,放在坑上的小饭桌上,桌上摆有花生,瓜子,糖,茶水,酒等,然后就坐在坑上等着。这时候家族的晚辈们,男人就每个长辈家都要走一遍,会喝酒的喝一杯酒,然后说几句过年话,再走下一家。妇女就在一起包饺子,拉家长,有时候都奇怪,酒量不大的我,一晚上要喝十多杯酒,竟然不醉。大约十一点左右,各自回到自己家,十二点要准时下饺子,吃完饺子以后,以一个家族为集体,到大街上放鞭炮,放鞭炮之前要祭祖,烧香磕头,最年长的长辈在前,按辈份排好磕头。放鞭炮不能乱放,因那时家庭都不太富裕,一般的家庭就买几挂,为了延长时间,只能轮着放。放完鞭炮基本上也就天亮了,又要开始一家一家的拜年了,一直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才结束。因为热闹,谁也没有感觉累。直到现在也非常怀念那个年代的春节,那么热闹,那么温馨。
没有春晚的那些年,都怎么过春节的?要过春节了,提前那几天就是贴春联,家里打扫卫生大扫除,准备年货,真是一种无限的喜悦期盼的心情,三十晚上吃团圆晚饭,看春晚,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春晚就是我们的过年永恒的回忆吧,也是一种期盼,身为一个八零后,都是看着春晚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早早的洗完手脸脚,就围在一块烤火,边吃晚饭边看电视,到了夜深十一二点都不肯睡去!
就是因为要坐岁,坐时间越久,大人给的红包才多,想想小时候真是很可怜很贫穷,每次父母就给那么一块两块钱,都喜欢的不得了,长大了才知道,其实过年就是一种无尽浓浓的春节气氛吧,盼望着那一天穿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手套围巾,新的头发绑绳,还有那么香喷喷的一大桌好吃的,还有就是吃汤圆,白白的圆圆的汤圆在锅里上翻下滚,无尽的翻腾,热气腾腾,伴随着柴火的红火,那就是年的味道!
还有过年的那两天,正在做家务了,不用再放牛了,不用再喂猪,煮猪食了,不用再到坡上去扯猪草了,所以那两天就是放***,那两天就是真正的一种放松,过年太好了,真是怀念那种儿时的童年呢,一晃时间过得飞快,岁月匆匆转瞬即逝,一晃就老,弹指一挥间沧桑几十年,不知不觉自己都是36岁了,人到中年生命岁月已经走过了一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所以在有限的生命岁月,无限的奋斗拼搏实现挑战自己吧,人生就是这样转瞬即过,所以在该奋斗的年纪,千万不要选择安逸,想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还要敢拼敢闯敢做敢当,这样才是无愧今生!
以前,一到放寒***的时候,孩子们就天天盼望着过年,等到了除夕那一天,除了可以穿新衣服,还能放鞭炮玩、打灯笼、还能吃糖吃肉。虽然过去的生活都不是特别富裕,可那些简谱的念想跟玩具,能让很多人高兴好长时间。
1939年的春节,人们在摆旱船。
1940年,人们一大清早就去寺庙祈福。
同样是1940年的春节,人们在舞龙。
1953年时,在北京有两个小孩拿着小风车在玩耍。
那一年的春节,天津市王德铸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开心吃着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