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也作:刻船求剑、求剑刻舟、契舟求剑
褒贬色彩含嘲讽意
结构连动
释义
基本舟:船;求:寻找,寻求。
比喻比喻拘泥呆板,脱离实际,不知变通。也比喻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
例句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随时注意外在环境的变化,切忌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意思:舟:船;求:寻找,寻求。比喻拘泥呆板,脱离实际,不知变通。也比喻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
舟,普通话读音为zhōu。“舟”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舟,船也”。“舟”字基本含义为船,如:舟人、舟次;引申含义为尊彝等器的托盘,如:皆有舟。——《周礼•司尊彝》。
在古文中,“舟”字也用作动词,含义为用船过渡,如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1]。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4]。
中文名
刻舟求剑
外文名
Carve on gunwale of a moving boat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近义词
一成不变、依样葫芦、守株待兔
舫,形声。
字从舟从方,方亦声。“方”意为“城邦国家”。“舟”与“方”联合起来表示“国家船队”。本义:古代城邦国家的海军舰队内河舰队或运输船队。解释 (1)船夫,舟子。舫,舟师也。明堂、月令曰:舫人,习水者,从舟,从方,会意。方亦声。――《说文》。今以榜为之。(2)又如:舫人(船夫,舟子,舟人)。(3)船。后泛指小船。舫,舟也。――《尔雅》 舫,船也。――《广雅》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又如:舫艇(小舟)。(5)并连起来的两船。连舟曰舫。――《通俗文》 舫船载卒。――《史记·张仪传》。索隐:“并两船也。” (6)又如:舫舟(并合两艘小船来载人。也作“方舟”);舫船(并合的两艘船。即舫舟。也称“方舟”)。舫 fǎng ㄈㄤˇ 船:画~。游~。石~。~楼(船楼)。刻舟求剑
释义
舟:船。求:寻找。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例句
家长们以当年学习的方法来要求如今的孩子无异~。
近义
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故事的由来: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