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的故事,论功行赏的故事启示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11-13 2 0

二桃杀三士,齐国谋士晏子好手段,古人真的很讲究仁义的吗?

二桃杀三士,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的故事。其时齐国有三大猛士即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这三个人曾为齐国立过大功,故齐景公十分器重,并以”五乘之宾”加以表彰。但这三人居功自傲,不但三人结为团伙,还交接公卿,口出狂言,有时连景公都不放在眼里。这引起了时任相国的宴婴担忧,于是决定除掉这三个莽夫。

机会终于来了。鲁国正好与晋国不和,鲁昭公亲自访问齐国,想和齐国结盟。齐景公设宴款待,宴婴及一班大臣作陪。席间宴婴献六颗仙桃助兴,景公昭公宴婴及鲁国孙叔各一,剩两颗论功行赏。公孙捷古冶子先报功各获一颗,田开疆后报功无桃可得,羞愧***。三人本来互为结党,情同兄弟,现在一个***,另两个也当场自尽。就这样,宴婴用两颗桃子除掉了三个自旌功高的莽夫,为齐国除掉一大隐患。

春秋时期正是诸侯雄起、天子暗弱的时代。其时礼崩乐坏、各自争霸。宴婴二桃杀三士的谋略正是当时社会思想的一个侧影。孔子略晚于宴婴,因见各国互相征伐,人民苦不堪言,周朝礼制不复存在,因此周游列国,提倡仁义,恢复周礼,希望结束这种局面。所以孔子提倡的“仁义”(这里指孔子所提倡)实际上在宴婴的时代是不存在的。

论功行赏的故事,论功行赏的故事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的,我国古代人真的很讲仁义,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总体来说,古人多有廉耻之心,把脸气(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有面子)看的比性命还重要。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令人唏嘘。齐相晏子不仅善权谋,更是看人识人的心理学家。他观察到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居功自傲的武将对社稷有威胁,就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防患于未然。齐景公说,这三人每一位都能降龙伏虎的,我们哪杀得了他们。于是晏子就设了一个局。

齐景公请来三个武将,桌上摆了两个珍贵的桃子,说你仨人俩桃子,这也不好分,你仨摆摆功劳,谁功劳大的先得桃子。这里不细述故事,反正公孙接和田开疆各显摆了一通,分别取了桃子。古冶子急眼了,我这还想谦虚呢,你们开抢了呀,我当年如何如何救了主公,你们算老几就跟我争?

论功行赏的故事,论功行赏的故事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田和公孙一听古冶子的功劳,舍命救主啊,我哪比得上,我连桃核都不配吃,俩人羞惭地奉上桃,嗖地抽出佩剑,抹了脖子。古冶子一看,你们死了我还有脸活吗?嗖地......

三位义士没被敌人杀死在战场上,却死在晏子的权谋里,死在比生命还重要的义字上,令人扼腕长叹。今人熙熙攘攘皆为利益,真该多看几遍这个故事,不是要佩服晏婴的聪明,而是想想,有没有比票子房子车子更珍贵的。

谢邀,此故事收录在古今***中第二十五卷〈晏平仲二桃杀三士〉其故事与〈羊角哀舍命全交〉意义相似。

论功行赏的故事,论功行赏的故事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士是:田开疆,双拳打死猛虎。顾

冶子,手刃蛟头于黄河。公孙接,在十万军中救出齐景公。

此三人,力大无穷武功超群,居功至伟,不敬君臣,景公惧之,后晏子设计,用五枚桃子,先以一桃敬来和亲的楚王,再以一桃敬景公,而景公赏赐一桃与晏子。

这样三士就剩下两桃可得,于是按功行赏,田开疆述功得一桃,顾述功得一桃,

公孙接述功无桃可得,自惭于两国君前,自刎而死,其余二士与公孙接乃結义兄弟,履行誓言皆自刎而亡,以全兄弟情义。

古代重义胜过生命,这类典故举不胜数,如,伯牙摔琴,管鲍分金等等。

古人不但重义,而且重情,许多诗词都在描写伤春伤情的句子,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阳关三叠等等。

古人深受周礼,儒家思想的熏陶,重情义,讲信用,尊老爱幼,兄友弟恭,是今人所不及的,***期间就有人常讲,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