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安徽旌德县蔡家桥镇境内的朱旺景区,现在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村中有一条朱溪河由北向南穿过村落,有十三座由巨大的麻石条搭成的石桥横贯河上,河中有九口形状各异的水井立于河中井口高出河面,井水与河水互不干涉,为皖南古村落中绝无仅有的独特风景。据说“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就是出自该村。这句话比喻两种事物各管各的,互不相犯,相安无事。
2.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有一段:秋桐气的哭骂道:“理那起瞎X的混咬舌根!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这句话可能出在己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之后。
减字: 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
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 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偷声: 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 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就好像这个平韵是从别处偷取来的,所以叫偷声。新调《木兰花》因而另名《偷声木兰花》。 摊破: 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摊”即摊开,表示字数有所增加;“破”即破裂,表示一句破成两句。 亦称“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犯调: 原为中国传统乐学中相关于宫调关系的一种术语,指调域或调式的变换而言;在戏曲音乐中则指与曲式有关的“集曲”而言,多数情况下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并无关系,本质的涵义仅指曲调的变换。“犯调”一词在戏曲音乐中多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无关,而是一种编曲方法的术语,指的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突破原曲牌音乐的结构规律,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制作手法。 词中犯调有两种。一是宫调相犯。即取各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有三犯、四犯、八犯之称。但限于“住字”(全曲末一字,或称“杀声”)相同的调子方可互犯。二是句法相犯。***各调中的句法而另成一调,有似南曲中的“集曲”。宋 陈旸 《乐书·八音·手笛》:“昔 宗同 善吹以为新引; 唐 云朝霞 善吹以为新声; 孙处秀 善吹而作犯调。”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出自宋代佚名的《太上感应篇》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释文:施舍给人,没有后悔。所谓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众神之灵处处保护他,做任何事必定成功,可达成成神成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