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格物
【解 释】: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朱熹有言:“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出 处】: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就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含义。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感***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不同的人对格物致知有不同的解释:
①儒家理学——朱熹的解释: 格物致知即物而穷其理。
简单理解为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②儒家心学——王阳明的解释: 解释格为“正”,解释物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 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 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
③僧人——印光***解释: 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闲邪存诚、返妄归真。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