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同为春秋战国时期人物,具体相识与何年并未详细记载,只知是八月十五,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遇见风浪,船舶停留在汉阳江口,伯牙在一座小山上抚琴与子期相遇引为知音。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俞伯牙40岁的时候遇到了钟子期。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他四出寻找知音在他40岁终于找到了一个知音钟子期。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 ,是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着“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此处之所以叫古琴台,据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处相识。因为知音难觅,拜交为挚友,约来年再会。第二年,本是伯牙会子期之时,不料子期却已不幸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弹奏出高山流水这一传世曲目。曲终后,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此地因此而得名。
古琴台同样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琴台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二人知音的***色彩,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由知音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弘扬这种传统和美德的形式最有力的体现!
古琴台文化内涵丰富,仅碑廊内就存有《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等碑刻,其中有清代书法家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琴台题壁诗》,既有文学价值,又是难得的书法珍品。
钟子期死的前两年
大概五十多岁的时候吧,因为钟子期是五十多岁时死的,他俩相遇是在钟子期死的前两年,而且他俩年龄差距并不大。
1、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2、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故事。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冯梦龙在***中的杜撰,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3、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