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名句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5-17 19 0

米芾所说的八面出锋怎么解释?是哪八面?

米芾书法“八面出锋”深入人心,让当今书坛之人津津乐道。但其涵义可谓雾里看花、懵懂朦胧。梳检米氏言论,其本人述及“八面”字样者共有三句。其中“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这句话说得相当明确,米氏认为只有楷书“八面具备”,非是行书或其他。

宋四家皆得颜法沾溉,米芾在《自叙帖》中说自己自七八岁即开始学颜,后又辗转师柳、欧、禇等人,因此,米氏谈论书法自是绕不开楷书这一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书体。然其对楷书的正面认识仅限于一句话:“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是南宋姜夔《续书谱》中记载的米芾言论。如此看来米氏所讲的“字有八面”显然讲的是楷书的字体结构,即字形、字势的变化。唐代欧阳询在其所著《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中曾反复叙述和解说“四面停匀,八边具备”一语,习欧“久之”的米芾难说不受此影响,其所说“字有八面”当由此演化而来。

“出锋”是与藏锋对立之词,是中锋用笔法,而非侧锋、偏锋之类。冯班说,出风不是侧笔出锋,而是最后笔锋不收,侧锋则是笔锋露在一边。因此“出锋”是指一种用笔方法,而不具体指称某种锋法。刘熙载所谓的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八种,其实中、藏、实、全,只是一种笔锋;侧、露、虚、半,是另一种用锋,这里所说的“八锋”当中自然没有包含“出锋”。综而论之,“出锋”是中国书法用笔的根本***——中锋用笔的运用方法,以及所产生的锋势效果,并不是实指某一种用锋法。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名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一来,“八面出锋”之疑便迎刃而解了。清初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说得相当清楚,“中锋就是运锋在笔画中间,这样的话,笔锋不倚靠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所谓“八面出锋”,不过就是中锋的运用方法而已,即指中锋运笔至字的任何一面均能出锋得势,一点也不神秘也。


书法的“八面出锋",是指行笔运笔的各个方向,大约有无数个指向l的方向,概述为八个方向,完成八面出锋的书法笔法,从古人的名碑名帖《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九成宫》、《多宝塔》、《书谱》、《古诗四帖》、《韭花帖》,包括米芾书法、苏东坡书法等中得知有:切笔笔法和圆头笔法以及尖头笔法。这三种入笔笔法,行运笔在中锋上,都可以实现“八面出锋"的笔法,最为珍贵,最为常用,最为普遍使用的笔法,是切笔笔法。因为切笔笔法,是圆头和尖头笔法的“阳笔”笔法,按大自然法则讲:“O.618和0.382的黄金分割律”和“9阳6阴"之说,切笔的用途最为广泛普遍。总之,掌握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就是书法的笔法规律,即“五个点"的运转规律。

八面出锋主要是指的笔法,无论是行笔的角度、力度还是速度,都始终依据线条的方圆曲直、浓淡粗细来掌握变化,用不同笔锋书写,形成八面出锋的用笔效果。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名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写字运笔,是个多方位、多角度配合的动作。它既有垂直于纸面的上下运动,又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四面八方都在运动,点画形态的丰富性取决于运转角度的变化,所以手腕的运转是关键。

米芾曾说:别家善书的“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意思是说,别人只会用一种笔法,而我则四面都有各种笔法。他是在贬斥唐人用笔只有一面,说唐人无论行笔、起收、转折等都只有笔锋的一面,即所谓的“一笔书”。

米芾所说的八面出锋和他独有四面,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都是针对一笔书、一面而言,强调的是他人书写时手腕动作的单一,而自己灵活多变。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名言名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所谓“八面”或者“四面”,都是一种虚指,只是表示多样、多面的变化。

清周亮工《尺牍新钞》中曾引用过一句话:“八面锋尚且不够使,如何只说中锋?”这句话虽有些夸张,但也直接指出了书法笔法的多变性,不只是中锋而已。

综上,八面出锋是对中锋的辩证运用,也是在中锋用笔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笔画,巧妙的运用不同的锋面,而表现出来的效果。最终目的是使点画既有骨力,又气息畅通,跌宕且富有变化。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