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o tóu pí
“搔”的基本含义为挠,用手指甲轻刮,如搔痒、搔头;引申含义为“骚”,扰乱。
“头”的基本含义为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如头骨;引申含义为首领,如头目。
在日常使用中,“头”也常做后缀词,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木头。
抓耳挠腮结构相同的词语:挤眉弄眼,张嘴结舌,弯腰驼背,掏心挖肺,摇头摆尾,缩头缩脑,勾肩搭背,偷鸡摸狗,打情骂俏,推心置腹,称兄道弟,偷天换日,呼风唤雨,偷梁换柱,上房揭瓦,移花接木,穿针引线,杀鸡儆猴,指桑骂槐,饮水思源,忆苦思甜,思前想后,苦口婆心……
“抓耳挠腮”这个词语中“抓、挠”是动词,“耳、腮”是名词,“抓耳”和“挠腮”都是动宾关系,放一起组成了一个并列词组。类似结构的词语有:张牙舞爪,捶胸顿足,哭天嚎地,昂首挺胸,指手画脚,挤眉弄眼,张灯结彩,舞枪弄棒,评头论足,谈天说地,说东道西,描眉画眼,龇牙咧嘴等。
与抓耳挠腮同类的词语:勾肩搭背、摩肩擦踵、摇头晃脑、瞠目结舌、撕心裂肺、翻山越岭、开天辟地、节衣缩食、兴风作浪、改头换面、忍气吞声、穿针引线、披沙拣金、披荆斩棘、披星戴月、拐弯抹角等等。
抓耳挠腮结构相同词语:
扒耳搔腮 [ pá ěr sāo sāi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搔头抓耳 [ sāo tóu zhuā ěr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抓心挠肝 [ zhuā xīn náo gān ]比喻十分难受。
搓手顿脚 [ cuō shǒu dùn jiǎo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扒耳搔腮
拼音:
pá ěr sāo sāi
解释: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语法:
扒耳搔腮作定语、状语;指人的神态。
近义词:
sāo。
“搔”,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āo,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搔”的基本含义为挠,用手指甲轻刮,如搔痒、搔头;引申含义为“骚”,扰乱[1]。
基本信息
中文名搔平水韵下平四豪仓颉码qeii四角号码57036部外笔画9笔
sāo
搔可以组词,搔痒;搔头皮、搔首弄姿、搔抓、搔挠等。
知识扩展:
搔〈动〉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⒈ 搔背扒子 sāo bèi pá zi
[back scratcher] 形状像手,装在杆的一端,用来搔自己的背的一种用具
⒉ 搔耳捶胸 sāo ěr chuí xiōng
[scratch one's ear and beat one's breast] 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⒊ 搔首踟蹰 sāo shǒu chí chú
[scratch one's head in hesitation] 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