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遗利意思是什么,地无遗利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4-15 12 0

无遗力意思?

"无遗力"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尽全力、毫不保留地努力。它强调不留下任何余地或保留,全力以赴去做某件事情。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追求目标时,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和精力,没有任何保留。

它传达了一种坚定、决心和奋发向前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全力以赴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的意思?

这是晚清思想家冯桂芬的一句话,他总结出中国***如夷。除了认识到船坚炮利不如夷外,还认识到“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夷,就是蛮夷,少数民族,这里代指西方先进国家,“君民不隔不如夷”,意思就是在“君民不隔”这方面做得不如西方国家,“君民不隔”,顾名思义,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起来,要有沟通和互动。

地无遗利意思是什么,地无遗利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校邠庐***》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西学”、“制洋器”的主张。

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地无遗利意思是什么,地无遗利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人无弃材不如夷是指官吏管理制度即官吏的选拔、任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清代取士重科目,有清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然而,在冯桂芬看来,科目不得人,而清承明制以时文取士,“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除时文取士外,官员的回避制“酿民生无形之害,开胥吏无穷之利”,低薪制使官吏不得不贪等,也都是清代官吏管理制度不良所导致的吏治败坏现象。

地无遗利不如夷是指清***官员在经济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咸丰年间,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朝的财政十分匮乏,库储一空如洗,而原来被征重赋的东南诸省久经兵燹,有的为太平军所占领,有的百姓离散,土地荒芜,清***无从课税征赋,财政收入大受影响,因而只能从其他省份横征暴敛,“倍征无艺”,搞得民怨沸腾。在冯桂芬看来,这都是有关官员不作为的结果,其实只要肯花心思、多动脑筋就可以筹到国用,解决财政危机。

地无遗利意思是什么,地无遗利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