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成语解释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你说的是含先字或息字的成语吧。
先入为主:意思将最早听见的说法当做是正确的,而不愿做任何的改变,即怀有成见。最早出自于《汉书·息夫躬传》。
息事宁人:意思是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使事情平息下来,消除事端,使人们平安相处。出自《后汉书·章帝纪》。
先见之明:指事先看清事物的能力,即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最早出自于《后汉书·杨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