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边幅(拼音:bù xiū biān f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1]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指人穿着过于随便;比喻不注重仪容,衣着。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仪表的整饰。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太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不拘小节、不事边幅;相反的词语:衣冠楚楚。
1、不修边幅的意思是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2、读音:bù xiū biān fú
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注意仪容、衣着
4、引证 《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译文:公孙述不跑出来迎接国人,与我们共商事宜定成败,反而一直站在旁边当做装饰物,像一个木偶人。这种人还能够长久的称为天下名士吗?
这种性格有两种表现、两个意义。有人的不修边幅,是邋邋遢遢,行为轻浮,举止不得体、语言粗俗等等。这种人有的是从心底里的不修边幅。可是,也有的人仅表现于外表,他们的外表看似与上面真正的不修边幅的人一样,行为举止都轻浮、不礼貌,但,其实是内在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