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白话释义:善与恶在我,毁人声誉在旁人,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不借助于子孙的请求说辞啊。
唐代大诗人韩愈有一首《同冠峡》诗,里面有两句说“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宋代李曾伯也有两句诗,说“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后来发展出一个成语,叫“盖棺论定”,意思是人的是非功过,要到死后才能得出公正的定论。
盖棺论定是指事物在处理过程实施后,在不断讨论,试验,验证后终过不断商讨验证,得出最终的结论。然后在去实施。盖棺定论就不同了,它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来,拿出了最终的处理结论要人们按照定论接受这种结论并且去实施方案及细则,区别在事前和定论区别。
【成语】:一锤定音
【拼音】:yī chuí dìng yīn
【解释】: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示例】:我们等他来~。
盖棺定论,释义,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出自《大明嘉议大夫邢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例句,这个连环***案的案情,己经盖棺定论,到现在再去翻案,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1.盖棺论定
成语拼音:
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语解释: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
《明史 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2
未风先雨
成语拼音: